close





















 


天壇,俗稱「天公廟」,主祀玉皇大帝。在君主專制時代,玉皇大帝的崇祀是皇帝的專利,臣民除了家設天公爐向天祭拜,就是只能到玉皇太子廟禱天祈福。


明鄭時期,府城士民便常於玉皇太子廟(今開基玉皇宮)禱天。入清後,此廟北鄰成立臺灣總兵署,便禁止士民在此祈福,士民只得另擇他地,稱之為「天公埕」,每逢 正月初九 ,玉皇上帝聖誕,或有大事,即設壇,立香爐。事畢撤壇,天公爐則暫存東鄰的吳氏大宅前堂。


咸豐四年(西元一八五四年),士民集資併購吳宅,合併原有土地廟,建造起宮府式建築,定名為「天壇」。光緒二十五年首次整修後,至今已有四修紀錄,並再擴建,更見巍峨壯麗,廟分三進,廟埕前有水泥新式建築之照牆。廟門不繪門神,而採彰顯尊貴的門釘,門廳樸拙的龍柱有別於正、後殿的龍柱,因年代不同,雕工、造型各異其趣。


天壇廟址原為明鄭時期奉明正朔、築台祭告上天的地方,稱為「天公埕」。清咸豐4年(1854年)始建廟立壇,名「天公壇」,主祀玉皇大帝牌位,爾後,陸續營請神明入廟,是台南人的信仰中心。清光緒25年(1899年)重修,並改廟名為「天壇」,民國72年(1983年)廟名改為「台灣首廟天壇」。


正殿奉祀玉皇大帝,殿宇高聳,氣派非凡,金壁輝煌的神龕內供奉著「玉皇大帝聖位」的牌位。玉皇大帝職司統御天地諸神,為神中至尊,是天的神化,至尊無形,故不造神像,一般廟宇都以神明牌位供奉著,民間祭拜則祀以天公爐,原來正殿擺置的四腳鼎形香爐,即是昔日祭天使用的銅香爐,為乾隆四十一年(西元一七七六年)臺灣知府蔣元樞所敬獻,是廟中最早的古物,現已不見其跡。


廟內神明多達二十多種,從年初至年尾廟會祭典不斷,其中以農曆鄭月初九天公生(玉皇上帝誕辰)、 關聖帝 君誕辰(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 )、九皇大帝誕辰( 農曆九月初九 )最為盛大。每年亦擇定吉日舉行「朝天大清醮」,請求和感謝上天庇佑全年平安。後殿有道士雲集,長年為人收驚、祈福。因此天壇可說是觀察民俗活動最佳的地點。


天壇由廟埕、三川殿、正殿、後殿及前後過水廊組成,廟門門板以門釘取代門神,以彰顯玉皇大帝之神格;廟埕前有照牆一面,雕塑生動,正殿為重簷歇山,為全廟最高之建築,屋脊上為雙龍拜塔。雖然經過多次重修增建,廟貌不是十分古意,但廟內文物十分精彩,雕刻以龍柱及憨番木雕聞名。


 


 


位於正殿中,雕工精細流暢的龍柱,完成於清同治年間,單龍盤據,造型剛勁有力,氣勢非凡,其間分布八仙獻瑞及鯉魚躍龍門圖案,可說是府城龍柱中的精品;其他在前殿及後殿中還另有四對龍柱,分別為清代咸豐年間及近代的完成的,風格各異,前殿龍柱造型較為樸拙,但神韻生動,完成於清咸豐年間;後殿龍柱完成於清咸豐年間,柱身較為瘦長,龍頭平貼在柱面上,不同於一般龍柱之龍頭突出。


位於三川門廊堵下方的文字圖雕,將「福、祿、壽、山、海」五字巧妙的交織成花瓶形狀,喻指平安,由此可見傳統師匠將生活容於藝術的創意。廟中的簷口、橫樑處還遍佈著代替斗栱功能的「憨番」,造型多變,表情豐富,值得細細玩味。


拜殿正前方的「一」字匾,被列為府城三大名匾之一;「一」字有「千算萬算不如老天一算」的含意,「一」字匾喻意「唯天唯大,一以貫之」,天地之間所有的道理盡在其中!「一」字匾頗富意義,匾額四周延逆時針方向環繞著十二句台語押韻的七言詩:


「世人枉費用心機、天理昭彰不可欺、


任爾通盤都打算、有餘殃慶總難移。


盡歸善報無相負、盡歸惡報誰便宜、


見善則遷由自主、轉禍為福亦隨時。


若猶昧理思為惡、此念初萌天必知、


報應分毫終不爽、只爭來早與來遲。」


 


此八十四字警醒世人,天理昭彰,善惡有報,誡人切莫為惡,寓有人算不如天


之意。


畢竟千算萬算不如天「一」劃,


此「一」代表唯天為大、一以貫之的賞善罰惡基本精神。

天壇「一」字匾未題年代,天壇建廟在清咸豐四年(185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道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