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為全台灣最早創建之媽祖宮,原稱娘媽宮媽祖宮故也常簡稱媽宮,因而週遭的地名便被俗稱為媽宮,再加上清朝的地方行政區劃為澳、社、甲,所以媽祖廟周遭海灣的聚落群則稱為媽宮澳


媽宮之地名一直被沿用日據初期,直到民國九年111,日據台灣政府實施台灣地方官制及行政區域改制時才將媽宮的稱呼給改了,在此同時,日方也修改了很多台灣沿用已久的地名.民國11年公告以「馬公」為地名.會這樣改可能因台、澎是其殖民地,為達矮化目的將字改為字,將字去掉女字旁而用字,成為現今所沿用的馬公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澎湖當時已有近二千名中國沿海船民在屯居,從事海上貿易,因此便在澎湖設立巡檢司,以防止海寇侵擾澎湖住民及海域的防禦.


媽祖從宋朝末期以降,便一直被中國東南沿海居民視為航海的守護神,以此推論,媽祖在澎湖的信仰及寺廟的建構,最遲應在元世祖至元十八年以前即已形成,而早期可能只是在媽宮澳岸邊的小媽祖廟,俗稱船頭媽祖


明嘉靖年間,海寇即常以澎湖為巢穴,借以劫掠大陸沿海居民及過往船商,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剿倭名將俞大猷追剿海寇 "林道乾" 至澎湖,林道乾逃入台灣,俞大猷因不熟台江水道而折返福建,當時曾撥款重修媽祖廟,而該廟在當時稱之為娘媽宮


明神宗萬曆二十年(1592),重建媽祖廟於現址,而這次重建較有明確的考據,故一般對這間媽祖廟的歷史背景便以這年為基準,因此民國80(西元1991)天后宮曾做建廟四百週年的盛大慶祝活動,當時的副總統連戰及行政院長郝伯村都曾蒞臨參加慶典。


明萬曆31(西元1603)七月由韋麻郎所率領的荷蘭船艦攻佔澎湖,並構築營舍,準備作永久佔領之計,明廷大為震驚,下令予以趨退,福建總兵施德政遂命都司沈有容率兵前往諭退,荷蘭人因兵力不足,又為沈有容之氣度所攝,於十月離去.現今沈有容喻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的石碑仍置於天后宮後殿公善樓中,此碑為台灣所出土的記事碑中最古老的一方.該石碑為民國八年整修寺廟時,在祭壇底下挖掘出來而得以重見天日.當民國十二年完成大規模重建天后宮時便將這方石碑嵌在公善樓前正殿的後牆上,而據載沈有容與韋麻郎相見談判的地方,就在天后宮裡.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月中旬,清水師提督施琅率清軍乘南風於澎湖水域,擊潰由鄭軍名將劉國軒所領軍的明鄭主力水師,而迫使明鄭降清,施琅宣稱此役曾得媽祖庇祐,且入廟朝見神像時,發現媽祖神像的臉上,汗水未乾且衣袍俱濕,並表紂康熙皇帝,於滿清朝廷決定將台、澎納入版圖後,於康熙二十三年,皇帝下旨封媽祖為天后(元世祖封媽祖為天妃”),因此天后的尊稱,與馬公天后宮有著極密切的歷史淵源.


由於天后為皇帝所封賜,所以早期所興建的媽祖廟時,如為一般地方百姓所集資興建的媽祖廟,均不敢使用天后宮,而須另起宮名,以避免有潛越冒犯之嫌,如若為官方所出資或撥款補助興建的媽祖廟,則直接使用天后宮為名,然而通常每一縣治或有地方代表性之官府所在地,也大都僅有一處以天后宮為名之媽祖廟,以示對御賜封號之尊崇,因此如出現有天后宮的地方,大多最慢在清朝末期之前就已是一頗為繁榮的聚落,且應該在當地也有一官衙或官方行政單位的存在.


 


天后宮在清代之規模已完成了三殿式格局,至民國十二年完成的那一次大修後,即為現今所見之廟觀,而更難得是,那次的重建是由日本人所倡議,由台廈郊出面主持重建事宜,聘請原籍廣東潮州的澎湖大木師傳藍木先生負責整個重建工程,當時甚至遠從鹿港、台南及唐山聘請小木師傳前來襄助.


廟內木柱,多為當年澎湖居民共同籌資,由南洋運回的鹽杉,廟內細膩的木雕及屋樑上的蘇軾彩繪都是名師作品,觸目所及都是藝術珍品。


 


懸掛於正殿神龕上方的與天同功匾,匾上繪有十三條龍,上緣中央鐫有御賜之寶的方印,此匾乃日據初期民間所仿之複製品,原古匾據澎湖縣誌所載為康熙帝所賜,當地傳說原匾上有九條金龍(俗稱九龍牌匾),乾隆年間,台南大天后宮(施琅主導興建於明寧靜王故居位址)曾來仿造此匾,但贗品終非皇帝欽賜,不敢褻瀆皇威,便按照一般寺廟的習俗(用單不用雙、能增不能減),在仿制的匾上刻了11條龍.光緒十一年(1885)中法戰爭結束,媽宮天后宮的九龍匾被法軍狠心盜走,媽宮居民心痛之餘,有人想到了台南大天后宮仿造的那個匾,眾人便依樣畫葫蘆,到台南複制一幅回來,但同樣不是御賜真蹟,不能再用九條金龍,便比台南大天后宮的匾多加兩條,變成現在所見的13條金龍.據說法軍偷走的真蹟,現保存於巴黎博物館.〔現存複製品,有可能是仿造光緒帝御賜台南大天后宮之匾,法軍所竊走的匾,應是雍正年間所賜的神昭海表匾額〕


 


廟內石柱都是澎湖就地取材的玄武岩所刻鑿而來,在許多石柱上都還留有玄武岩的特質氣泡洞,因玄武岩材質不夠堅實,所以無法作過度細膩的修飾雕刻,而以圓柱、方柱、梭柱(廣東師傳常用手法)等不同柱形來突顯從山川殿延伸到丹墀再至正殿這片開闊空間的線條美感,更讓天后宮整體建築顯得古僕脫俗,而沒有龍柱也正是澎湖天后宮的另一特色. 


 


神龕兩旁共有四幅黑底金色圖案的擂金畫為當時唐山師傳朱欽”(:錫紅)的傑出作品,公認為全台灣所見之擂金畫中,藝術評價最高的作品,被視為國寶級之珍品.


所謂擂金畫是以黑底或深褐色表面的金屬板或堅實木板為底材,構圖完成後,再在所要呈現的圖案上以金膠油做接合材料,仔細的灑上金箔粉,而要突顯不同的深淺層次,則更須要有深厚的功力,由於學習不易,且學習中耗費金錢,早期在廣東地區多為父子相傳為主,所以這類著名的匠師原就不多,留傳下來的傑出作品更少.


 


後殿叫公善樓為二層樓閣式的建築物,原址本來是一處日式的小庭園,民國十二年重建時所增建,做為台廈郊或地方人士籌劃慈善事業,或澎湖士子,以文會友的地方.


建築型態與一、二進(前殿及正殿)截然不同,類似大陸北方粗獷而簡單利落的建築型態,据說當一、二進建好時經費已不甚充裕,連工匠所領工資也僅剛開始時的三分之一,連大部份木料都撿取自原位於現今澎湖醫院位址上的施將軍廟拆除後的舊料修改來使用.台灣最古的石碑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碑,於民國七十四年文建會整修天后宮完時安置於二樓的清風閣中,現移置在一樓的後殿左偏間.


 


滿清治澎212年中,全台灣共出現了29位進士,澎湖僅出現了一位進士和四位舉人,且都是文科中試,而這唯一的一位進士就是開澎進士蔡廷蘭


蔡廷蘭於道光24年殿試及第,賜 二甲 進士出身,道光26(民國前65)返鄉祭祖時,提贈給天后宮這幅功庇斯文匾額,推算時間,這幅匾額已有一百五十餘年了.


他對澎湖的文教風氣影響頗深,同時也影響到民間習俗,如在澎湖北海的吉貝嶼港口邊,有間土地公廟,進廟如不仔細查看,常會找不到土地公,而懷疑門楣上所掛的福德正神是否掛錯了,原因就是澎湖出了進士,如土地公仍身穿員外服,住在小廟裡,會管不動這位蔡進士,所以改穿宰相服飾並住進大廟來.


 


後殿一樓原為供奉北管祖師爺田都元帥,該處亦為馬公地方戲曲(北管)樂師的聚會場所,後因澎湖藉立委陳癸淼發起捐獻一尊大型媽祖神像,而改為媽祖廳.如此的配置,也成為馬公天后宮的一大特,台灣的一般習俗上,正殿和後殿的主神不會重復,以媽祖廟為例,台灣普遍的陳設是正殿媽祖、後殿觀音,原因是在於傳說中,媽祖18歲前,曾拜觀音參佛之故。


該尊媽祖神像135公分、重150公斤為整株木料雕刻而成,尤以衣袍上的浮水線刻繪手工之精更是一般台灣神像所少有,這尊媽祖神像原供奉於天津天后宮元鎮殿,大陸文革時期,為免受紅衛兵所破壞,經有心人士暗中收藏,輾轉傳到香港,民國79年,才在陳癸淼立委透過友人協助下奉請到澎湖天后宮,這尊神像歷史已有七百多年。


民國90年初,後殿改祀媽祖父母的牌位,將這尊天津媽祖神像,從後殿被移置到正殿左側牆邊,擺放位置不太理想,但如此巨大的神像,除了後殿,在天后宮裡也著實沒有適當(不失媽祖本尊身份)的地方可安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老道人 的頭像
    老道人

    正一觀定性道壇

    老道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