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明永曆十五年間(西元一六六一年)延平郡王鄭成功反清復明議取台灣為根據地,即誓師東征,祭告天地百神及大明諸先帝,親駕金陵武坊,虔祈玄壇元帥,呵護大明軍,武運如願,大業成功,擇定三月望日,玄壇元帥聖誕日為興兵之期,隨即奉請玄壇元帥神像香火護佑大軍,於同年十二月攻取台南赤崁城。

永曆十六年春(西元一六六二年),征伐台灣北部,登陸於南崁港,駐紮虎頭山下(即今五福宮址),樟樹下張募置案,奉安玄壇元帥神像香火,清沾拭塵,印劍供前,營盤戎旗二十八宿,全軍幸得玄壇元帥之神威護佑,繼征鶯歌、淡水、基隆各地,參將陳絳駐守淡水,千總蔡先熙戎旗本營(營盤口即今五福村),將本營武坊玄壇元帥寶座書聯曰:呵護朱明顯聖扣東都,玄武英靈驅邪來北極。

永曆十七年(西元一六六三年),千總蔡先熙,建造茅屋,五館十五宅,奉請玄壇元帥鎮守中館,館門書曰:威震蠻夷宏開漢家業,華夏肇慶衍祚天地長。

永曆十九年(西元一六六五年),明軍征台順利,鄭經褒忠諸將士,將之以祿,叩拜天地百神,崇之以祀,封稱玄壇元帥為開台元帥,將中館敬號為「元帥廟」,年年慶祝開台元帥千秋。

永曆三十七年(西元一六八三年),七月,鄭克塽信知天命之所歸,繳奏版籍土地人民,歸順大清,明軍各鎮守坊士卒解甲,各自流移,千總蔡先熙已七旬有一,順隱漳浦晚年。但因征伐同仁,來往於元帥廟,朝崇開台元帥,會親共祝千秋,遵循成例,均沾雨露,陳述維護元帥廟,由憑成例來自於此焉。

迨康雍年門北台日漸開發,墾殖撫蕃日漸有成,平埔族原住民開始對漢人放佃招租,昔日南崁玄壇廟(元帥廟)已漸成為南崁社與坑仔社等平埔族與漢人信仰生活中心。

乾隆四年(西元一七三九年)坑仔社漢佃陳老備銀 二十四兩 ,請南崁玄壇廟住持周添福(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人氏)代為報課陞科,繳納租谷,但周添福擅自把租谷當成香油錢,盡施南崁玄壇廟,以為重修廟宇之用。

乾隆五年(西元一七四年)廟宇朽敝,經鄉善斥資重修,此次的重建必與前之簡陋草寮小祠截然不同,遂有志書誤記「南崁廟口庄元帥廟及大眾廟」建立於此年,實屬有誤。

乾隆十五年(西元十七五年)因應時變,增設官制,主持民政,民生蒙獲改善,同時南崁玄壇廟住持周添福駐廟宣道佈教,信者益篤,香煙愈盛,原建之廟宇不能滿足庄民之所需,於是年廢除馬舍,擴建廟基,厥功最大,後人感念,設立「開基施主周添福祿位乙座供奉」。

嘉慶十三年(西元十八七年)及道光三年(西元十八二三年)經兩次修繕並舉行祈安建醮,今廟中獨存鎮宮之寶「道光參年冬,南崁暨各庄,元帥廟,祈安建醮,捐緣眾弟子同立」之石香爐乙座,至今已一百八十餘年矣!

同治五年(西元一八六六年),本邑諸先賢,倡議改建廟宇,一倡百隨,改建為前後二楹,增加後殿、拜殿,廟貌煥然一新,並添建「聖蹟亭」,亦名「惜字亭」乙塔,以供焚化字紙、祭文、祭器等,焚化後之字灰,美其名為聖蹟,至翌始告完竣。


本宮後殿建造使者公洞,相傳此神蛇,在當初明軍於樟樹下設置香案時,此神蛇就群棲於樹上護其香火,建廟後廟內樑上、廟外樹上,條數難清,且能與人親善。於民國十三年擴建廟基時,基地內發現穴中有蛇,眾欲捕捉未獲,不知去向,落成之日,忽有群蛇集於宮前,時人咸稱神蛇,名曰:「使者公」,皆不敢近,後忽不見。宮前有大榕樹其下有穴,鄉民常見蛇夜蟄其中,日出村野,不傷人畜,惟貪食附近人家雞蛋,於民國六十六年間,經信眾建議建造蛇洞,收集廟內外之神蛇於洞內,以避免民家及香客之困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老道人 的頭像
    老道人

    正一觀定性道壇

    老道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