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山寺地處鳳凰山麓,係供奉陰那山慚愧祖師,已逾三百年歷史,據說於,清康熙年間,莊氏先人莊友觀之先祖率其同夥數十人,由福建渡海來臺至頂城庄時,視此處土地肥沃,地貌亦似故鄉,故乃結草為蘆,開荒墾拓,並安奉隨隊之慚愧祖師香火以為守護神,設座禮拜,後經居民決定另建茅草平房供信眾參拜,因其廟址位於頂城,俗稱頂城祖師公,後因香火鼎盛,復進行廟身擴建,因頂城庄地處鳳凰山下,故定名為~鳳凰山寺~而沿用至今,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受乾隆皇帝敕封為臺灣府三大寺廟之一,其分別為萬華龍山寺,台南開元寺,及鹿谷鳳凰山寺。.
了拳,陰那山開山祖,姓潘,別號慚愧,閩之沙縣人,元和 十二年三月二十五日 生,初生左拳曲,因名拳,彌月一遊僧至,父抱兒示之,僧書了字於其拳,指立伸.更名曰了拳,幼穎悟,不茹葷,年十二,喪父母依於叔母,不能容,十七,去潮之黃砂社車上村(今大埔縣地),依嫠婦游氏為母,日與牧童登赤厥嶺,曠觀如有所得,令放牛山麓,拳以杖畫地牛不敢他逸,或以烹魚啖之,受而投諸水,魚復活,黑質白章,今其遺種名【尾上焦】視也,嶺左溪潭有石如伏虎,閉目跌坐,其上如老僧,嘗以指甲寫[大生石頭]四字于右,大如掌,歷風雨剝落,點畫宛然,愛其山水之勝欲結茅于此不果,迨游母歿,為營而去,,後人為築靈覺寺,繼之上甫田,有二寺,一名清泉,一名龍泉,相傳昔僧卓錫取泉之處,至神泉市,,欲濟無舟,,折葦以渡,登黃龍獻爪山,循頂西行,抵坪砂社之楠樹坑,依袁姓三年而去,後人因其地為高暩寺,袁陟芒洲岡之巔,西望陰那,五峰蟬聯,聳峙雲表,神賞者久之,便欣然欲往,過滸梓村,求水弗得,乃卓錫成井,中有石龜,至今存焉,雖旱抗泉不竭,後人建菴其地,名靈山寺,拳像在焉,歲旱遠近祈禱,其應如響,至陰那斬石刊木,建道場為修真修地,日說法,眾多不省,住陰那三十餘年,一日語其徒曰,從前佛祖皆宏演乘自便以度人,我未能也,心甚愧之,圓寂後,藏我骸于塔,當顏其額曰慚愧,因偈云,【四十九年,無繫無牽,如今撒手歸空去,萬里雲開月在天】,語畢端坐而逝,時懿宗咸通二年辛巳 九月二十五日 也。
陰那寺,古柏三株,各大數圍,蒼翠參天,為拳手植,歿後屢顯靈異,曾往江西與王府工匠,立劵造寺,匠如其言,至陰那訪之,守者曰,師坐化已三年矣,匠謁殿前,建塑像儼如所遇,明初御史梅鼎舟過蓬辣灘,水洶湧,舟幾覆,見老僧于岸,隱約指點,舟得無恙,嘉靖間,三饒寇亂,過陰那,將士擄掠,乎雲霧四起,呎尺不辨人,賊迷失道,各村賴以全,三月誕辰,山中必有風雨,相傳為法雨洗殿云。
環顧清末時局,國勢陵替,而日本歷經明治維新,成一東亞新興強國,故遂欲擴大海權,台灣首當其衝,清同治十三年,日軍以一軍人在恆春失蹤為由,藉機故起事端.進剿牡丹社,此乃著名牡丹社事件,該事件旋聞於清廷.為防衛其東南門戶,遂銳意經營台灣,乃遣欽差大臣沈葆楨督辦台灣軍務,沈氏為加強台灣防務,遂奏請清廷,於台灣北中南三路開闢東西通道以貫通後山(今中央山脈) ,使軍事力量擴及於東台灣,清廷於同年七月准奏,中路以福建福寧總兵吳光亮為統領,率領軍士.開拓孔道。
自光緒元年(西元1877年)起,吳光亮偕同乃兄吳光忠由林杞埔(今竹山鎮)為始,經大坪頂, 二月七日 由頂城庄開工直抵鳳凰山麓,復由此進入中央山脈,自歷時寒暑,終抵花蓮璞石閣(花蓮玉里),此道稱為~八通道~
吳光亮開路至頂城之時,其地適為諸多番人所居,侵擾不已.墾拓工程頗遭延誤,又因工程困難,為使開山軍務得以順遂,吳氏遂躬禱於慚愧祖師,希盼得於神明庇護。
相傳光亮與其部屬某日於楠子腳萬社為番民所困,勢甚危急,幸得祖師爺顯聖,身化紅布裹頭之小兒,擊退番民,吳氏始化險為夷,工程完成後,為酬答祖師護祐之恩,光亮之兄光忠於光緒元年呈奉慚愧祖師~祐我開山~匾額以謝神澤,而光亮開通道,抵鳳凰山麓之時,為資紀念。特銘~萬年亨衢~四字於鳳凰山璧,盼此道亨享萬年,長存永保,該古蹟尚存於鹿谷鳳凰谷鳥園。
後吳氏返京,遂將慚愧祖師顯靈一事秉奏於上,清光緒三年(西元1878年) ,上命光亮為台南府鎮台官,駐守台南,並敕令其重修,光亮返台後,旋知會鳳凰山寺寺主莊阿福,告知修廟之事,並賜其護衣一件,建寺所需經費至府城領取,然將修廟之際,莊氏適染足疾,復以交通不便,難以南下領取建廟資費,委由其子莊阿眛及遴派代表林乞來.蘇玉山.黃水秀等人,於二月上旬出發至台南商談建寺事宜。林氏等人於 三月二十日 方抵達崁城,而光亮久候無功,乃於 三月十八日 回京,失之交臂,修廟計劃遂遭耽擱,後台灣不久遭日軍所佔,致使修廟一事無疾而終,日軍佔台後,護衣恐為日人所奪,遂將此衣藏於麻竹林內,隱置於鳳凰山一火炭窯中,光復後,復尋護衣於炭窯之中,惜年久日深.窯身損毀,護衣遂遭腐毀.不得完存。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