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蓮座山觀音寺:位在大溪中正公園南邊,主祀觀音佛祖,附祀三官大帝,故稱「觀音寺」,又稱「觀音亭」。觀音寺座落在蓮座山上,由「百步雲梯」拾階而上,為一座坐東南朝西北的單殿式廟宇,寺前老榕蒼勁、枝葉扶疏,可俯瞰大嵙崁溪寬闊蜿蜒的河階,遠眺層疊起伏的山巒。


嘉慶六年(1801年),廣東籍墾民鍾房緒見此地風景明媚,乃募建寺宇於其上,奉祀觀音佛祖,稱為蓮座山觀音寺。道光十三年(1833年),粵籍信士有感神恩庇佑,捐獻田地作為寺產,以田地每年收益作為該寺日常費用,因此香火大盛、信徒大增。


道光十五年(1835年),墾民鍾長三、鍾天富等人發起捐貲重修。此後,寺產日多,信徒益眾,信徒們乃紛紛組織「觀音會」,不僅在人力、物力上相互濟助,更多方協助寺廟進行祭祀、寺務管理等工作。
咸豐五年(1855年),觀音寺募資整修,現今仍留有當時重修遺跡者,包括山牆、窗櫺、護龍等。明治三十七年(1904年),因廟宇破損嚴重,大溪街總理呂建邦會同地方人士鍾會雲、邱玉來等人發起大溪郡管內信眾勸募活動,進行大規模整修,除重修正殿以外,並增築四角拜亭及左右附屬家屋,整修工程直到明治四十年(1907年)方告竣工。

大正十四年(1925年),呂建邦、邱漢蓮、簡水龍等人又再募金徹底修繕,使寺院益見宏麗,倍增莊嚴,並於正殿山牆墀頭下刻有「一品名山」、「萬年福地」之對聯。昭和九年(1934年),再次修建拜亭、正殿等,原為四角拜亭,改建為八卦式重檐拜亭,形成現今之寺貌。

蓮座山觀音寺於嘉慶六年,觀音寺由草庵改建為傳統廟宇建築之規模,主祀觀音佛祖,配祀粵籍墾民信仰的三官大帝。其屋頂為黃琉璃綠色剪邊,屋脊漏空,剪黏脊飾細緻,翼角龍塑與捲草生動活潑。寺之右方建有惜字亭一座,高三層,上題「奎星樓」,外圍環以八邊石欄。


蓮座山觀音寺建築本體有兩項顯著之特色。「一進式廟宇三川殿前築軒」的形制與格局,相當少見:蓮座山觀音寺是一座單殿式的廟宇,民國二十四年重建時將原廟宇之規模由「三門」擴大至「五門」,但仍維持一進。
建築上的另一大特色乃是正殿前有一個「歇山重檐」的「拜亭」,成了全寺的視覺焦點,地位也格外重要,當地民眾通稱之為「觀音亭」,在此拜亭中匠師營造了一個八角藻井,平面就必須在方形中搭起正八邊形,四點金柱距為十三尺的正方形,在柱間對角線外各置一支檐柱,而總合成八柱式的拜亭。

其次,其具有「鬥八藻井」的構造特色:在大木作方面,最值得一提的是在四點金柱上營造的「鬥八藻井」,在正方形的壽梁上搭放正八邊形的枋材,用二十四組斗栱,層層內挑,三挑後轉成十六組斗栱,再三跳後達到網心,以一個八卦符天花板做為中心的收頭。此藻井的作法在螭虎栱的風格近於漳州風格,下層第二跳八個轉角使用「回頭看」的螭虎栱;但在每跳出一層斗栱後就用天花板封住可節省栱材,又似受溪底派作法的影響。


 


敬聖亭(奎星樓):位於蓮座山觀音寺右側約十餘公尺的林蔭中,佔地面積約13.2平方公尺,座東南而面向西北,透過前方竹林望去,山崖底下即是大漢溪河畔。敬聖亭的亭身為中空方形,樣態極為優美典雅,亭身分為三層,是由紅磚所砌成,總高約一丈五尺有餘,亭頂則為歇山式的型態。亭體頂層橫批為「奎星樓」因供奉 文曲星 君,故塑有奎星神像安置於內,兩旁則題有「奎垣呈士氣,星斗射文光」之對聯;中層正面有焚化字紙的爐口,左右亦題有對聯,上聯為「敬承教澤沾時雨」,下聯「聖化清夷仰唑風」等字,橫批為「敬聖亭」。亭身左右兩面分別有龍吟虎嘯的石刻,背面則為麒麟雕刻,而在頂層與中層之水車堵,則有細緻精美的剪黏及雕塑,無論花鳥或人物之形態,栩栩如生,極富價值;爐體底層四面有鳳鳥、蓮花等雕塑,台基四圍另砌有八卦形之列柱欄杆圍護亭體,列柱之柱頭分別刻成方形、荷包、花瓣等形式,繁複但具特色;敬聖亭前的柱頭上則有一對小石獅,極為古拙可愛。


蓮座山觀音寺:除了祭祀神明為客家族群所祭祀的外,另有一個傳說,使得它成為客籍人士信仰中心的原因:咸豐三年(1853年),泉漳械鬥波及大科崁地區,客籍人士躲到觀音寺避難,並以滾燙的稀飯擊退來人,為了感念觀音佛祖的保佑,因此香火鼎盛。

觀音寺,百餘年來一直是桃、竹、苗三地的信仰中心,這三地的客家人士,常從此寺恭迎觀音佛祖的「香旗」回家供奉

在每年 農曆二月十九日 觀音聖誕前,由客屬各鄉鎮、村里組團至該寺進香,同時將「香旗」迎回本寺「謁祖」(或稱過爐),隨著信徒增多,該寺也設有「觀音會」的組織,這種類似神明會的社團,除扮演凝聚社群的角色外, 同時也舉辦濟助活動,發揮社會服務的功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道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