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又稱文甲,今名萬華,為台北市發源地,其最古老市街在紗帽廚番社的故址大溪口,即今之貴陽街與環河南路口,清雍正初年(1723),福建泉州之晉江、南安、惠安三邑人士渡海來此地搭建茅屋數棟,販賣蕃薯為生而漸成小村落,稱為蕃薯市,由於當時平埔族人係以獨木舟自淡水河上游載運農產品與漢人交易平埔族人稱獨木舟為艋舺,此為艋舺地名之由來。
早年漢人前來台北部墾植,乃一蠻煙瘴癘之地,俗諺「三在六亡一回頭,環境十分險惡,為求神佑,多攜帶家鄉廟宇香火,以為庇護,時日一久,為求心靈更安定,清乾隆三年(1738),三邑人士乃合資興建龍山寺,並恭請家鄉福建省晉江縣安海鄉龍山寺觀世音菩薩分靈來此奉祀,是以龍山寺不僅為居民之信仰中心,更與其生活有密不可分關係,舉凡居民議事、訴訟、和解等均祈求神靈公斷,莫不信服,光緒十年(1884),中法戰爭發生,法軍侵占基隆獅球嶺,居民組織成義軍,即以龍山寺印,行文官署,協助擊退法軍,獲光緒帝 賜「慈暉遠蔭」匾額乙面,其威信為官方所認可,實已非僅止於宗教信上崇拜之意義耳。
初創之龍山寺,規模雄偉,雕塑精緻,冠於全台,歷經嘉慶二十年(1815) 大地震重修,同治六年(1867) 暴風雨侵襲再行修築,民國八年(1919) 棟樑遭白蟻嚴重侵蝕,當時住持福智大師率先捐出一生積蓄七千餘元,集資修復,奠定今日龍山寺之規模,民國三十四年(1945) 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中殿全毀,惟觀世音菩薩仍端坐蓮台,寶相莊嚴,當時空襲,附近大多數居民均避難於觀世音菩薩蓮台座下,因為他們相信在菩薩的庇護下絕對安全,果然這次中殿遭受嚴重之摧毀,當日竟無一居民避難於觀世音菩薩蓮台座下,而倖免於難,居民相信是觀世音菩薩的庇護而奔相走告,亦讓信徒更加對觀世音菩薩之崇敬。
龍山寺總面積一千八百餘坪,坐北朝南,面呈日字形,為中國古典之三進四合院傳統宮殿式建築,計由前殿、正殿、後殿及左右護龍構成,前殿為十一開間,分為三川殿、龍門廳、虎門廳,屋頂採歇山單簷式,各自獨立,三川殿內有銅鑄蟠龍檐柱一對,為全台灣僅見,正面牆堵由花崗石與青斗石混合鑿組構而成,圖象生動型柔美,故事多出自三國演義和封神榜,並加以中國吉祥圖案裝飾,美不勝收,龍虎廳各三開間,表現石雕彫琢各種藝術,舉凡線雕、透雕、浮雕、陰雕、淺浮雕等作品,比比皆是,正殿屋頂採歇山重簷式,四面走馬廊,共四十二根柱子構成,殿外牆堵留有多幅著名書法家石刻,殿內屋頂螺旋藻井全斗拱築構而成,不用一釘一鐵,神龕雕工精細富麗堂皇,後殿屋頂為歇山重簷,兩翼為硬山單簷,屋脊財子壽泥塑剪粘,為典型儒、道教諸神佛供奉之處,左右護龍屋頂為硬山單簷,左配有鐘樓,右配有鼓樓,晨鐘暮鼓,鐘鼓樓屋頂採攢尖盔頂式,呈扁六角形,造形獨特。全寺屋頂脊帶和飛簷由龍、鳳、麒麟等吉祥動物造形,裝飾以彩色玻璃瓷片剪粘和交趾陶,色彩瑰麗,堪稱台灣特有剪粘藝術之精華。
龍山寺和故宮博物院、中正紀念堂並列為外國觀光客來台灣旅遊三大勝地,民國七十四年(1985) 為政府列管保護之國家古蹟,近年為服務廣大信眾及觀光客,除加強維護古蹟外,並增設圖書館、地下公廁、文物館、庭園瀑布景觀及夜間照明等設施,並辦理青少年獎助學金、成年禮、社教活動、急難救助、冬令救濟、醫學佛學講座、心理輔導等活動,用以宏揚佛學、普濟眾生、提倡社教、敦風易俗,使人民生活更安康樂利。
歷史小典故-美人穴
清乾隆三年(1738),龍山寺創建時,延請堪輿家張察元相驗地形,認為該處是「美人穴」,於是在寺前曠地開鑿水池做為「美人照鏡」之用,藉以保護艋舺風水。
這座水池開鑿後名為龍山寺池,佔地極廣,景色相當幽美。距今兩百多年前的當時,曾傳說從龍山寺的後方可遠眺芝山巖惠濟宮、前方可望向圓通寺慈雲巖,若看見兩處有燈火,則萬華地區即傳出失火情形,而「美人照鏡池」興建後,不僅保護萬華區居民免受回祿之災,亦能常保地區繁榮。
日本大正八年即一九一九年,為了開闢今日的廣州街,龍山寺將池子填土建為龍山公園,但仍保持一處噴水池,同時為便於管理,龍山寺還將公園土地捐贈台北市市役所,這塊地方即現今台北市政府十二號公園所在。
頂下郊拼(火燒祖師廟)
龍山寺是晉安、惠安、南安三縣移民所建的,寺中供奉這三地移民共同信仰的晉安安海龍山寺觀音佛祖。由這三縣商人於龍山寺內所設的「頂郊」(商業公會),力量不僅足以壟斷艋舺的商業活動,更可向往來艋舺唐山的商船抽取百分之五的「從價稅」,控制著地方一切資源。舉凡艋舺的道路闢建、義渡、義倉、賑災、巡更都由其負責,連青樓楚館中的妓女所生、丟棄在外的嬰兒,也由頂郊設「淡北育嬰堂」養育之。
除此,頂郊更自設兵勇,除了防海盜、保護商業活動之外,功能之一,便是攻擊其他競爭對手,爭奪地盤、保護利益。
舉例而言,位於今康定路、長沙街口,由泉州府安溪縣人所建,供奉著安溪人所信仰的清水祖師廟,便由於建廟後勢力日漸壯大,於咸豐、同治年間,便多次被龍山寺人馬趁夜放火燒毀。
而另一場泉州人之間激烈的衝突是發生於咸豐三年,龍山寺人馬大舉攻擊住在「 八甲 庄」(今貴陽路底)的泉州同安縣人。同安人敗,倉皇中背著供在民宅裡,由同安縣請來的霞海城隍爺神像,向北逃到大稻埕,這也是日後大稻埕霞海城隍廟的由來。
廟基降三尺(與士林惠濟宮的鬥法)
台北艋舺是台灣舊日三個最熱鬧的地方,但在清朝時,常發生火災,據說,那和一處風水有關。居民在天天火災的情況下,請來一為名地理師看風水,結果一看,地理師說,因為士林芝山岩開漳聖王廟是屬於活穴,在該廟上燈的時候,和它在地理上相沖的艋舺就會出現火災,地理師還說:「要根除這個災難,一定要照我的方式來破壞開漳聖王廟的活穴,否則後患無窮。」
許多民眾聽了半信半疑,地理師乃請大家到高樓遠望,當年平原一片,稍登高還可以看到士林,結果看到開漳聖王廟上燈,不久,艋舺附近竟又傳出火災,這時大家大為恐慌,請地理師無論如何一定要救命,破了開漳聖王廟的風水。
地理師受了民眾的囑託,隔天就前往芝山岩看該廟風水,由於芝山岩的民眾也聽過他的大名,順便問他芝山岩的風水,他對民眾說,開漳聖王廟蓋在這個地形上,是非常好的格局,如果要讓後世子孫得到福蔭,則廟基應再降三尺。
由於這位地理師在中國唐山頗有名氣,所以民眾就開挖廟基,往下挖三尺深時,在底下發現了一隻活生生的蜆,活穴之稱,就在有此活物鎮壓,造成生生不息的態勢,但開挖不久後,蜆就死了,當然廟基也敗了,後來開漳聖王廟香火才會日漸不盛,果然艋舺就不再有火災了。
一府二鹿三艋舺
清道光、咸豐年間,艋舺步入繁榮之境,堪稱全盛時期,水上商船來往,陸地人煙稠密,遂「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稱,府謂台南,鹿謂鹿港,當時艋舺民居舖戶四、五千戶,淡水廳所在竹塹(新竹)僅二千戶左右而已。
張德寶
在乾隆三年龍山寺建造以後,西昌街、桂林路、西園路、康定路等,都十分熱鬧,當時有一句俗諺說:「第一好張德寶,第二好黃阿祿嫂,第三好馬俏哥」,指的是艋舺三位最有錢的人,張德寶的船行、綢布莊在西昌街,使今天的西昌街至今還是布行林立,馬俏哥也在這裡經營一家船行,加上後來有一些香舖紙紮店,使這裡變得十分熱鬧。
張德寶的創業者就是張秉鵬,距今約一百九十餘年前,他生在福建省泉州土門外法石鄉。幼失怙恃,因為家貧,只靠他的哥哥張秉宇為活,不料他的哥哥壯年就病亡,嫂嫂帶了幼子改嫁。秉鵬年紀才十七歲,孤零零的無從謀生,他看見鄉里人多數以出洋或是航海為業,即奮勇隨著鄉里人單獨來到台灣的艋舺找尋生路。起初是在一家商行裏做小夥計(或傳說是充當廚役),賺著很少的薪水,因他是個忠厚的人,並且工作又很認真,所以得著行東異常的信任。張秉鵬雖是個貧寒出身,沒受過高深的教育,但是頭腦卻很聰明,立志要謀前途發展,所賺的錢一文都不敢濫用,儘量積蓄起來。日子一久,他的積蓄也漸多,因在商場中耳濡目染,覺得做生意才能迅速發財而得建家立業。他就趁著朋友要到北方去辦貨,即將積蓄的錢投資做買賣,竟然賺了不少錢,于是他更放膽地繼續投資做生意,愈做愈好,賺錢也愈多了。行東看他會做生意,就提升他為行員,有時交託他隨船押貨,往來于南北間,遂與各地的商人認識愈廣,他就利用這個機會,自謀發展,而漸發揮著他做生意的才能了。
這個時候,在閩海一帶的海洋上,有個有名的海賊蔡牽,時常出沒,搶劫商船,張秉鵬既以航海做生意,也有聽到這個消息,很是提心吊膽的警戒著。有一次他和同行的船隻多艘,從北方辦貨後,乘風破浪要回來的途中,他正在船上置著香案,祈禱神佑得以安然回去。不意遇著蔡牽的賊船好多艘截住搶劫,而張秉鵬的船正是賊首蔡牽親臨來搶,張一見海賊驚得縮做一團,跪在香案下連連叩頭,蔡看到這樣的情形,以為是在表示歡迎他,就命令手下的人不可殺害即將船連人帶貨搶過來。然後在賊船上審問張秉鵬的來歷,他就照實答供,原來蔡牽也是泉州人,蔡妻也是姓張,隨蔡在船艙裏,聽見所捕的商人既是姓張,並且是同鄉,遂觸動了思鄉的心,認張秉鵬是她堂兄的兒子,姑姪相認,要求蔡牽將人和貨釋放。
蔡看張是個老實人,且有親戚關係,就將所搶的船貨返還,並贈送一面黃旗,叫張以後船隻來往時,將這面旗插在船頭,就可暢行無阻了。張秉鵬得了這樣意外的優遇,欣喜若狂,仍是滿載而歸。
得了蔡牽贈送的那面黃旗,張秉鵬真的用來做船隻的護符,居然有效;不但蔡牽的賊船不來搶劫,就是其他的海賊因為懼怕蔡牽的勢力浩大,看見那面黃旗,也不敢來過問。張秉鵬不但自己的船隻利用那面旗,連同行的船隻也都隨他的船航行,均得免遭賊劫。于是商人紛紛託他運貨,同行的船隻也給他佣金,所以他所經營的張德寶行號,生意大見發展,獲得了巨利,變為一個富商了。一九二O年龍山寺重修時,張德寶行號就捐出鉅額修廟,現東西護室墻上很多是張德寶捐獻的。
福智大師
福智大師俗名吳燦明,生於福建省晉江縣清濛鄉,及長隻身渡海來台謀生,初在艋舺鄉人所開之糕餅店任雜工,歷經數年,稍有餘蓄,乃以之價頂他人店面,自營糕餅業,詎經營不善,未及一年,即霧累殆盡,終致賣店償債,生活頓失所倚,幸平時與寺方結緣,在走頭無路困境之下,乃央求當時住持意來禪師,收留在寺內擔任燒火及打雜工作,因其誠實忠厚,勤奮盡職,加之常年與寺僧共同生活,感染所及,工作之餘,日唯參禪禮佛是務,經過一段時期之虔心修為,終獲意來禪師激賞,收其為徒,皈依佛門,法號福智,迨意來禪師圓寂,即繼承衣缽,擔任住持。從此福智大師,即竭盡心力,奉獻寺院,並立下宏願,以粗衣惡食自奉,修持苦行,人以乞丐和尚呼之,亦不介意,甚有人譏其暗養女人,為表清白,慨然去勢,傳言乃不攻自破,令人起敬。
民國八年(1919),寺內多處殿堂,均為白蟻所蛀,坍塌堪虞,但重修所費,為數綦鉅,籌措維艱,福智大師為此寢食難安,乃邀集地方士紳說明其嚴重性,並率先將其多年來四處擅越修佛事零星喜捨之積蓄七千餘元悉數獻出,在座士紳,目睹此境,至為感動,於是紛紛解囊,踴躍捐獻,終於湊齊六十餘萬元,將原有之磚木造建築,徹底改建而成今日美奐美侖之廟宇,惜福智大師未及親見落成,即於 民國十一年一月廿八日 圓寂,僧臘五十,不無遺憾。
慈暉遠蔭
在西元一八八四年的時侯,也就是清光緒十年,法國人入侵基隆,進而攻到了獅球鎮,情況危急。
當時擔任台灣防務的欽差大臣劉銘傳,憂慮台北最後仍然會失守,因此準備將軍隊南遷。艋舺地區的父老得知此事後,群情激動,非常不安。
這個時候,龍山寺的董事及地方士紳,就在寺中集會,並且寫了洋洋灑灑的陳情書,並且蓋上了龍山寺的公印,進謁劉銘傳,陳情書的大致的內容是:
「艋舺民眾願和台北地方人士組織民軍,協助官兵死守台北,請勿南遷!」
同時艋舺雙管齊下,一方面把艋舺地方通往南部的所有隘門關閉,阻止官兵南下;另一方面積極組織民兵,到淡水港、獅球嶺等處協助官兵禦敵,使得法軍在官兵一心的情勢下不能得逞,台北城因此不曾淪陷。
光緒十二年,劉銘傳對艋舺人士的義行及軍功非常感激,同時相信這是觀世音菩薩的靈驗,因此奏請光緒皇帝,賜龍山寺一個題字「慈暉遠蔭」的匾額。
火車改道
龍山寺的組織非常龐大,所以在此時曾多次攻打祖師廟,更曾多次穿越新店溪,直接攻入板橋,那時板橋、新莊、中和、永和、土城等地,都是漳州人的大本營,他們最怕龍山寺的武力。
光緒十三年時,台灣設省,第一任巡撫是劉銘傳,他是清朝在台灣最有眼光的政治家,認為鐵路可以造福地方。那時北部最繁榮的就是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艋舺」,鐵路當然要經過艋舺,再進入板橋,沒想到那時民眾認為會破壞風水,所以集體反對,他們拿龍山寺的關防蓋了印後,送一分公事給劉銘傳,表示反對,劉銘傳看了之後,只好將鐵路改道,由基隆到台北府城的淡水河邊,再轉回頭,從大稻埕架一座木橋,過淡水河,經過新莊到龜山、桃園。
這種情況直到日據時代,日本人覺得如此很不合經濟效益,所以強迫造橋,以後才開始設有萬華站;萬華火車站設立後,艋舺更熱鬧了。
菩薩顯靈救眾
民國三十四年(1945) 六月八日 夜,盟軍夜襲台北,誤以為龍山寺大殿為總督衙門之地,將所有炸彈投入大殿,當時艋舺居民每遇空襲,皆相約躲入大殿神桌下,以為庇護,是日空襲龍山寺大殿全毀,楹樑燒毀,龍柱俱裂,翌日,居民提水救火,發現觀世音菩薩仍安然坐於蓮台,臉部薰黑,絲亳不損,更令人稱奇的是空襲當晚無人至神桌下避難,相傳得知,乃菩薩顯靈告之大難將至或令其腹潟不得前往也。
~~~其餘相片請至”部落格相簿”觀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