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佑宮」始建於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至嘉慶元年(公元1796年)落成,捐建者涵蓋了泉州三邑(晉江、惠安、南安)、同安、安溪興化、永定、漳州、以及粵東潮汕或嘉應州的客家人士,滬尾港當時為清乾隆至嘉慶年間台北盆地之登陸港,能匯聚如此多不同籍之人士捐獻,多少反應了當時各地人士對媽祖的信仰是一致的。


淡水河是清代移民進入台北盆地的重要門戶,淡水成為北台灣貨物集散地,在清代中葉福佑宮前緊臨碼頭,於是福佑宮成為淡水發展的起點。「福佑宮」的地理位置是坐北朝南,前面緊臨淡水河,遠眺觀音山,後面倚著崎仔頂,正是所謂「前有水為鏡,後有山為屏」的良好地理形勢。

  「福佑宮」是淡水最老的廟,兩側街市是淡水最早的街道,由它的位置,可以看出早期淡水發展的情形。廟前的這一條「中正路」,又叫「下街」在清朝末年稱做「滬尾街」,往東是為「公館口」,是因在嘉慶年間有何姓望族,在今公館口興建了一座四合院,用來堆置穀物,接待親友並充當交易商貨之所,往西叫做「新店子」,以前是洋人居住活動的地區。

  如今經過二百多年世事全非,但是「福佑宮」依然屹立在老街,「媽祖娘娘」眼瞼下垂俯視著芸芸眾生,保佑著淡水的居民和四方遊客。


望高樓碑記


在福佑宮前殿虎壁上,嵌著一塊嘉慶元年(公元1796年)的石碑上,記載當時在淡水建望高樓及燈塔的事蹟。淡水港在當時,有不少船隻固定出入,為了保護來往船隻安全,所以需要興建導航的燈塔,此塔為台灣本島上有記載最古老的燈塔,望高樓是民營的燈塔,可說是罕見。此塔由船戶集資興建,請和尚到燈塔代為點燈,進出港口要交公費給和尚,此塔可能位於淡水河口北岸沙崙西北岬,據傳太平洋戰爭,日興建堡壘,取用望高樓石材,150年之久的燈塔從此消失,而只遺留望高樓碑在福佑宮內。


  中法戰爭時的神蹟


光緒10年(公元1884年)中法戰爭,滬尾因地處要衝,為進入北台灣的重要港口,當時福建巡撫「劉銘傳」幾經思考,決捨基隆全力守護滬尾,在河口佈水雷、築土堤阻止法國戰艦進港,在這場戰役流傳下的神奇傳說;在戰況激烈時,觀世音菩薩、媽祖、祖師爺等,曾顯靈助陣,助滬尾軍民擊退法軍。光緒12年(公元1886年)巡撫「劉銘傳」奏請光緒皇帝賜匾,獲頒「翌天昭佑」匾額,至今仍懸掛於廟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道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