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康熙三十三年(1694),佛教臨濟宗第三十四代禪師僧樹璧奉湄洲天后宮神像來台,在諸羅海口笨港登入。時台灣荒地以闢,人口日增,笨港扼海交通要衝,船隻輳集,人口知增加尤速;彼輩均來自福建,素感神靈,無從瞻拜,故見僧人奉神像來,遂議留為主持香火,初賃民居,矮屋低簷,至為簡陋。康熙三十九年,再議公建,時有陳立勳者,為福建省同安縣人,於明季即入台拓殖,於今嘉義縣鹿草鄉、六腳鄉;雲林縣水林鄉、北港鎮一帶擁有田園數百甲、店面甚多,為大業戶,並於今廟前左側,營土壟間,碾米販運內地,時感神靈,思報神恩,乃捐獻廟地,編竹葺茅,成一小祠,規模雖小,祈禱報賽,殆無虛日。

康熙六十年(西元1721年)朱一貴抗清事件發生,全臺騷動,清福建水師提督施世驃、南澳總兵藍廷珍率兵入臺。今台南、高雄、屏東一帶,備受蹂躪,朱一貴最後雖然於笨港附近之溝仔尾莊楊旭家被縛,然兵燹並未波及笨港,生民未受塗炭,地區仍得繼續發展。

康熙六十一年(西元1722年)康熙駕崩,雍正繼位,笨港地區日益繁榮。雍正八年(西元1730年),神光屢現,荷庇佑者,醵金重建,易茅以瓦,至此觀瞻,煥然一新。諸羅縣令馮盡善復批准樹璧於笨港溪設渡以濟行旅,所得則為香燈之資。樹璧以「人能宏道,非道能宏人」,深知欲使廟宇萬禩馨香,則必培養生徒俾繼其志業,乃擇能澤(篤齋)為徒,夙夜勤加教導,俾傳其衣缽。而能澤亦能仰體師意,勤奮向學。及樹璧圓寂,能澤遂繼其志,主持祀事。能澤於主持朝天宮祀事之餘,亦重繼任人才之培育,先後收錄岐衍、鼎梅、妙琛、妙鞏、妙珍等五人為徒,並量才分授以學。因能澤學養精湛,譽望日隆,遂為彰化縣令某禮重,聘兼彰化縣僧綱司事,總管虎尾溪以北宗教事務。

人傑地靈神自興,乾隆十六年(西元1751年)距雍正八年新建已二十一年,不免丹青剝落,土觕亦間有傾圮,能澤遂加以修葺。至乾隆三十九年(西元1774年)笨港縣丞薛肇熿蒞任,往訪能澤,既心儀其人,復以宮殿制觕樸卑,不足以昭虔妥靈,乃謀於貢生陳瑞玉、監生王希明、蔡大成等人,並率先捐俸以為倡。笨港總約楊允夏、張克昌、行戶劉恒隆、陳愧賢、梅山蔡世國、鄭奇偉等人,聞訊紛紛解囊鼎力協助。廟成共費銀一萬五千元,築成神殿二,拜亭二,東畔室仔二,共六間,正殿奉祀媽祖,後殿奉祀觀音佛祖、十八羅漢。薛肇熿並撰文立碑,碑額云:「重修諸羅縣笨港北港天后宮碑記」以紀其事。碑石及當年雕刻之石雕龍柱一對,尚存留廟天宮聖父母殿前埕及正殿。光緒二十年(西元1894年)倪贊元編雲林縣采訪冊時,亦錄有重修諸羅縣笨港天后宮碑記於大槺榔東堡藝文篇。觀音佛祖殿內現存之龍柱雕刻雄渾生動,十足反應當時民風之淳樸及社會。生機之渾厚現今研究臺灣地區藝術史學者,皆視為珍寶


 


乾隆二十五年(西元1760年)諸羅縣城晉江籍民擬共創一廟以奉祀媽祖,遂請能澤薦人。能澤以首徒岐衍德行俱佳,遂薦其前往主持其事。廟成,官書稱為西門天后宮,但因係泉州籍民募款創建,當地居民皆稱之為溫陵媽廟。此為朝天宮僧侶受聘出任他廟住持之首例。乾隆四十二年(西元1777年),岐衍年五十八歲,體力日衰,為物色繼任人選。乃請於其師能澤。能澤遂薦妙琛前往。乾隆四十八年(西元1783年)岐衍圓寂於朝天宮為諡「仁智」,並於本宮祀之。

岐衍圓寂後,師弟妙琛續被聘為溫陵廟住持,克勤克儉,以供香燈,至嘉慶十一年(西元1806年)以銀二百四十一元購入濫尾莊園三坵,永為香燈之資,其後再置,至嘉慶二十三年(西元1818年)共園五段、田二段;北門西門店各一間,其儉德備受各界欽仰。道光三年(西元1823年)妙琛圓寂,朝天宮為諡「仁」,亦於開山廳祀之。能澤徒五人,各自有傳人。岐衍傳徒法俊。鼎梅傳禪宗,禪宗傳景端。妙琛傳徒體正、體紀。體正傳景璋、葉祠。妙鞏傳仰仲。妙珍則傳志心。乾隆五十三年(西元1788年),能澤、妙珍相繼圓寂,諸長老以妙珍徒志心賢慈,公推繼任主持祀事,創下朝天宮立賢不立長之例,奠數百年不拔之基。

乾隆五十一年底(西元1786年),林爽文抗清事件發生,笨南港坂頭厝等七莊居民起而響應。次年五月,赤氛愈熾,閩督李侍堯以繒船安放礮位,令營員帶同水師鎗兵分駐鹿耳門,鹿仔港等處。官兵既去,笨港北街紳民見爽文軍非節制之師,不足以有為,遂結壘自固。 五月三十日 ,賊設伏陷壘,遇害者百零八人。爽文軍既陷笨港北街,無人敢出面收屍,卒由朝天宮僧侶將屍身攏聚,於水師汛旁挖一大坑埋之,街民以其護民有功,遂立祠祀之,廟即今北港義民廟,墳、塚尚存。九月,清軍由普吉保率領,分三路衝擊位於坂頭厝莊等處賊巢,擒賊首楊意、蘇媽、張固等數百人,焚坂頭厝等七莊,賊眾退散,笨港於焉收復。笨港收復,形同廢墟,鄉民紛紛致力重建家園。住持志心率徒弟修論、修德、修誠等孜孜意矻矻,勉力維持廟貌、香火於不墜。

乾隆五十九年,修誠以三十六強年圓寂,修論、修德則往外發展。及志心圓寂,遂以徒孫浣衷繼承祀事。其時,浣衷年僅三十餘,英年有為,任事三十年並重興本宮兩次。浣衷繼任住持後,即挑選俊秀青年加以培育,共收徒六人,分別為:溫恭、皈藏、邇蓮、(後出任臺南市普濟殿住持)、丹霞、邇鶴、丹嚴。師徒七人同心協力以維香火外,並請准仍於笨港溪設義渡,對過往行旅酌收捐香油錢若干以供香資。如此,累至嘉慶二年(西元1797年),已達數百兩,浣衷本擬悉數用為興建朝天宮之資。不意是年臺灣遭逢前所未有的颶災,臺屬各縣、廳無不災情慘重,笨港地區更為其尤者。浣衷乃將款項移作賬災之用,直至嘉慶五年,始重興朝天宮。浣衷亦重學術,曾派邇蓮赴福建省龍溪縣天柱巖留學,此後並蔚成風氣。

嘉慶九年(西元1804年)以後,臺灣近海因海盜蔡牽不時出入侵擾而不安。次年,鳳山洪四老等起而響應,于是蔡牽偽造逆示,自稱「鎮海威武王」,於十一月起事滬尾,守備陳廷梅戰死。二十四日蔡牽入鹿耳門,下洲仔尾。自是,南北聲息不通。而笨港附近大、小槺榔山賊俱起,笨港民眾多受騷擾苛派米糧,致百業蕭條。浙閩水師提督李長庚舟師追擊蔡牽,蔡始逸去。嘉慶十三年李長庚中礮身亡。清廷命原澎湖副將補授福建福寧總兵王得祿提督浙閩水師。十四年,蔡牽投海自斃,海寇悉平,而山賊亦皆伏誅。


 


朝天宮經此擾攘,未免殘破,浣衷遂再賈其餘勇二度重興朝天宮,其行足可與二代祖師能澤相輝映,而其心力之勞瘁,亦可知矣!嘉慶末年,除丹嚴一系外,諸徒皆已散往各方發展。丹嚴傳徒清泰、清順二人,清順亦往外發展,未留朝天宮。清泰傳見應、見昇、見益三人。見應復傳瑞合、瑞芳(後受聘臺南市普濟殿任住持)、從愿、佛傳;見昇傳從祐。師徒數代共處,和衷雍穆。道光四年(西元1824年)浣衷圓寂世壽六十,其時清泰、見應雖未過逝,然瑞合賢,遂以瑞合繼任住持。道光十七年,距上次重修已二十餘年,殿宇不無剝蝕,瑞合乃發心向各界善信募款重修。

福建水師提督王得祿感其誠,除捐款義助外,並獻「海天靈貺」匾一方及直徑 九十五公分 之大鼓、直徑 七十八公分 之梵鐘乙個以表崇敬。此次重建,最值一提者,則為泉郊新德泰號敬捐雙龍戲珠石陛,石陛現存於五文昌殿前。石陛所雕之雙龍戲珠圖,下層為海濤,畫面雲霧迷漫,雙龍半隱半現欲奪一珠,形狀栩栩始生,可謂為臺灣現存清代石雕中之極品。

瑞合傳徒三人,振明、振華與振寶,並派振明赴福建漳州府龍溪縣天柱嚴,從其住持研習佛法。從愿則傳淡如、淡轉二人。咸豐七年(西元1857年)瑞合圓寂,振明繼其任。振明傳朝慶、朝祥、朝復三人。朝慶傳達聰、達慎二人。達聰亦聰敏好學,致力研習佛法,並於振明圓寂後繼任住持,稱怡山都戒元,彼傳徒添澤、添品、添潤、添洪四人。添澤勤奮好學,後繼達聰接任朝天宮住持,彼傳徒勤禮、惟參二人;添品則傳徒勤智一人。勤禮復傳頓超。頓超傳松茂、松林。

咸豐初,嘉義縣訓導蔡如璋,因感廟宇不敷用,適咸豐四年,世襲子爵特授江安十縣儲糧道王朝綸,返臺勸進米石,共議重修各殿,增築後宮,以配祀神父積慶衍澤公暨母 王氏 夫人,神兄靈應仙官,神姊慈 惠 夫人。議定,委員募款興建。


 


光緒二十年十月,北港街大火,全街幾歸灰燼,但是神靈威赫朝天宮屹立不動。唯拜殿被焚一部。翌年日軍侵臺,未及修築,淪陷後,因治安紊亂,草草予以重建。至光緒三十一年四月,嘉義地方發生大地震,北港街災情慘重,本宮大殿破損,四垂亭倒壞。區長蔡然標乃謀於地方紳士倡議募捐重建,而得北港支廳長日人安武昌夫之援助,始得付諸實現。

此次重建,勸募捐款,遍及全臺,捐款人數達三萬餘人,其中部分芳名刻在朝天宮四圍石欄杆上。輪奐更新,本宮觀瞻,更加富麗。民國四年西來庵抗日事件發生,日人開始調查臺灣寺廟狀況,並逐步納入管理。民國十年三月,朝天宮成立管理委員會,由北港區長蔡然標任管理者,接管本宮庶務。住持僧侶專負祭祀諸務,時住持頓超命其徒松茂往浙江普陀山學法受戒。松茂稟賦甚佳,又勤學,為不可多得之人才,惜天不假年,二十即逝。民國十二年住持頓超圓寂,其徒松茂已先一年圓寂,松林亦離去。傳承二百餘年之僧統至此遂絕。

後再聘同屬臨濟宗系之臺南竹溪寺僧眼淨師為朝天宮住持。至民國六十年眼淨圓寂,聘其徒然妙繼任。民國四十八年,朝天宮因風雨剝蝕,金粉脫落,棟樑亦有腐朽,朝天宮管理委員會再進行重修,自是年始,改修正殿屋頂,至五十二年十月告一個段落,是年十一月,再召工整修前殿屋頂,至五十三年完工,材料費不計,工資共合支出七十餘萬元。此次重修,延聘彰化縣永靖鄉人江清露,製作屋上各種剪粘粧飾,益加華麗美觀,琳瑯滿目,嘆為觀止。 朝天宮數經擴建,面目一新,宮宇巍峨,觀瞻富麗,規模之大,雖然仍未冠絕全島,然因神靈顯赫,信徒眾多,每屆香期,各地信徒結隊而來,則感宮庭狹隘,不堪收容。因其周圍,民居錯雜,無從復再擴建,民國四十五年管理委員會乃在宮前之中央市場,覓地興建一座樓臺,名曰:宗聖。中西合璧,堪稱偉構,臺高七丈,上設護欄,憑欄遠眺,全鎮勝景,可收眼下。樓分三層,樓下商戶,二樓沐恩廳,備供香客休息,並作種種展覽會場,三樓慕範堂,設一新式舞臺,以供聘演梨園或放映電影,或充作喜慶禮堂。二樓正面,另設一舞臺,龍柱宮燈,古色古香,甚為瑰麗,與朝天宮相同,以供不時演戲酬神之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道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