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西南沿海北起八掌溪,南迄二層行溪一帶,是台灣最早墾殖的一個地區,這一帶從明末清初漢人移墾以來,迄今已三百餘年,其間海岸、地形、人文景觀(村莊、行政區劃分、人口分佈等)發生了極劇烈的變遷。清朝初年,這一帶絕大部份是水面,北面是倒風內海,南面是台江內海,外有沙線環繞,中間由一半島地形隔開,此一半島古陸地中有漚汪溪(即今日的將軍溪)貫穿,半島上的村落如二重港、頭港、北門(嶼)、漚汪(將軍)、蕭瓏(佳里)等即為早期之聚落。三百多年來滄海桑田,變化極大,倒風內海與台江內海漸次消失,此一半島的居民及其源源不絕而來的祖籍鄉親移民,一方面與當地平埔族同化融合,一方面以幅射狀的移墾、發展方式向鄰近四鄉遷移,擴展、推源溯始,這一帶(包括半島陸地、內海)實為台灣移民奠基發展的主要原鄉之一。踏尋先人走過的足跡,有助於理解自己的歷史傳承與淵源。

  「鹿耳門」是古老台江內海的首要軍事、經貿大港,位於北線(汕)尾島與隙子島之間的港汛,是一六六一年鄭成功登陸台灣、打敗荷蘭人、改變台灣歷史與台灣人命運的第一現場。因此,鹿耳門在全球與台灣的近代史中,確實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而有中外史家所稱頌的台灣之門、全台門戶、台郡咽喉、台灣八景、台邑六景、府城天險、府城三郊海上舞台 ....等等美譽。

  1694年高拱乾《台灣府志》稱「鹿耳門台灣咽喉也」、1695年徐懷祖《台灣隨筆》稱「鹿耳門為台灣門戶」、1773年朱景英《海東札記》稱「鹿耳門全郡之門戶也」,至於讚嘆鹿耳門之政經地位與軍事價值,以及歌頌鹿耳春潮、鹿耳連帆、台江千帆之盛況者,可說是清朝文武百官、騷人墨客等喜於吟詠之主題,大量的中外文獻上均有明確詳實的記載或者深情款款的細膩描寫,所以稱為〔台灣之門鹿耳門〕,毋庸贅述或備註。

  西元 一六六一年四月三十日 ,民族英雄鄭成功率領四百餘戰艦抵達台灣鹿耳門外沙線,因水淺船隻無法行駛,鄭氏乃設香案焚香祝禱祈求媽祖助漲潮水;果然水升丈餘,於是揮軍登陸鹿耳門南岸北汕尾嶼,進而趕走荷蘭人,收復台灣,因而改寫了台灣的歷史,鹿耳門遂成為偉大的古蹟。

  台南市安南區鹿耳門天后宮,於明永曆十五年 (西元一六六一年) 民族英雄鄭成功登陸後首建,由於歷史悠久,媽祖威靈顯赫,常年有大批男女信徒從全國各地前來進香膜拜。根據歷史文獻記載,鹿耳門天后宮,原由鄭成功建在登陸地即北汕尾嶼,當時稱作“媽祖宮”,奉祀天上聖母;清康熙五十八年由百官捐俸擴建為“天后宮”,咸豐五年,台灣總鎮府邵連科與曾元福各官暨三郊公局等商賈捐資重興,同治十年,曾文溪改道,天后宮遭沖毀,「開基媽祖」神像暫祀民家,民國三十六年再重建,民國六十六年復重建,目前尚未完成。

  鹿耳門天后宮供奉的鄭成功隨艦媽祖,係大陸稀產寶貴之“宣芝木材”雕刻而成,其手法出自名家,亦是台灣此種千年材質獨一無二的媽祖神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道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