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江源起

  為什麼北汕(線)尾現在叫「四草」?四草老一輩的人說:因為早期先民到四草落腳的時
候,要找一片乾淨一點的地方搭草寮很不容易,海邊沙灘上不是林投樹,就是「臭屎茄苳」
(冬青菊,又稱「鯽魚膽」),只有「草」(草海桐)的旁邊最清幽,所以大家都把草寮搭在
「草」叢裡,於是當別人問起:你住哪裡?我們就回答:住在草裡!

  另一種說法認為四草的地名源自「四草大山」。這是北汕尾島上的一座土丘,當地人簡稱
「草山」,地以山名,十分自然。草山位在大眾廟西側,日據時代為日本人強征民夫給剷平,
如今成為四草人安息之所,大家依舊稱此處為草山。



  台灣兵備道姚瑩(1840)在其「台灣十七口設防圖說狀」中說:台灣府西城外,即系內海
,外有南北沙汕二道,橫亙百餘里。四草與安平斜隔大港,即北汕之首也,其外水勢寬深,
台灣大商船自內地來,皆停泊於此,俗名四草湖。
  自清朝道光以後,因台江灣的淤積,成就了四草湖的黃金時代,直到光緒三十二年(1906),
因鹽水溪洪水氾濫而淤塞,雖經疏濬僅通小船,四草湖遂由絃爛復歸於平淡。


 


 


歷史的四草

  先賢 連雅堂 先生在「台灣通史」開宗明義說:台灣本無史,荷人啟之,鄭氏作之,清代營之。
說明台灣的開發,原本有文字記載的歷史,直到荷蘭人據台,才開始出現台灣的文獻史料。
 
   1656年熱勿律非砦被大水沖毀(今留有遺址),1661年鄭成功選擇由鹿耳門港登陸北汕尾,免於遭到荷蘭人的迎頭痛擊,正是所謂冥冥中自有定數,台灣的歷史也由荷據時代變成鄭成功時代。
  鄭成功與荷蘭人於北汕尾一戰,派宣毅鎮陳澤率軍登陸,號稱悉數三百餘名荷軍殲滅,而鄭軍死傷多少則說法不一。以當時兩軍使用的武器來推估,荷軍使用火銃,鄭軍拿刀和弓箭,鄭成功的部隊死傷將數倍於荷蘭人,少說也要折損一兩千人。 北汕尾島因這一役而名垂史冊,這一古戰場也因而平添無數白骨。

這些客死異鄉的荷籍人骨,乃是民國六十年(辛亥年)四草大眾廟慶神祈安建醮,經奉祀主神
「鎮海大元帥」的禱發,指出有眾客叢葬之墳於廟旁,應重新納甕,培墩為安,才由爐下信眾挖掘出土的。經過史家考證( 黃典權 教授)確定有荷蘭人遺骨在裡面,為這一段歷史提供最佳佐證。


  自古戰場多白骨,北汕尾島上除了鄭荷之役外,在清朝嘉慶年間,海寇蔡牽作亂,閩浙水師提督李長庚率領邱良功、王得祿等追擊之,從洲仔尾追到鹿耳門,終在北汕尾島上將之殲滅,使這一古戰場更添無數亡魂。
  日據時代,日本人在四草湖週邊進行兩大工程,一是將內海溼地闢建鹽田,一是將草山夷平興建篦麻油工廠。這兩項工程徹底改變了四草的地形地貌,前者大功告成,裨益經濟民生;後者半途而廢,卻成為四草人心中永遠的痛


 


 四草是一塊存在已經幾百年的土地,在歷史的洪流,不免起伏更迭,有時燦爛,有時平淡,其中不乏奇人軼事流傳下來,而陳酉(陳友)其人其事最是膾炙人口。
  
陳酉是何許人也?史書上有這麼一段記載:

劉良璧纂輯的「重修福建台灣府志」(乾隆五年,西元1740)寫道:陳酉,台灣人。生長海濱,熟悉水務。六十年,水師提督施世驃統舟師五百餘艘征台,令先駕小舟鹿耳門插標,為嚮導。臺平後,上其功,授把總,累陞至金門鎮標游擊。
  這是記載滿清平定朱一貴之亂的戰役,這也是有關陳酉最早的記載,而對於他一生的其他事蹟,以及此後何去何從,有無子息等,則連稗官野史都難找到。
  另外,謝金鑾等人修的「續修臺灣縣志」(嘉慶十二年,西元1807年)有一段記載:陳林每,邑人也。少貧,未嘗識字,為人駕牛以自給:牛止處則取筆畫沙,作判押狀。或笑詰之,曰:吾他日為官,當解簽署耳。一日遇悍卒以橫逆加,怒與鬥;已而感憤去,應募入莆田伍籍,以平朱一貴功授把總,屢超擢,卒為臺灣總兵官。既蒞事,約束營伍,紀律甚嚴。守令入謁,必告以此土利弊。
且曰:吾子侄犯法必痛懲,由以我故示寬假也,素敬禮士大夫。
  莊松林(民59)在其所撰「趕牛車提督──陳林每」文中提到:他因管教士兵甚嚴,反而增加兵丁怨恨。牛車酉仔,姓陳名酉,從伍後改名林每。他是於康熙年間由福建漳州府龍溪縣十一都移居於此的陳西春的第五子。並考證「牛車酉」的家在鎮北坊,也就是在今天的「普濟殿」那一帶。
  石萬壽(民69)在其所撰「臺南府城人物誌」則認為:陳林每:乳名喜酉,府城人。父世春,康熙中由莆田來臺,立宅於鎮北坊十八洞。
  上述這些記載,真偽如何,由讀者 諸 君去判斷。不過花那麼多篇幅為「牛車酉」尋根,最主要在於他是四草第一傳奇人物,也是四草信仰中心──大眾廟所供奉的主神「鎮海元帥」的本尊。
  為什麼「牛車酉」又變成大眾廟所供奉的「鎮海元帥」呢?四草里民的傳說是:因為治軍嚴苛,引起極大的反彈,也導致極多的毀謗,甚至於各方紛紛向皇帝進讒言。滿清皇帝在聽信讒言之後,下令召見,欲予責罰。陳酉在返京面聖途中,極度鬱悶 ,終於吞金投海自盡。死時狂風暴雨,天昏地暗,屍體佇立海面,飄進「大港口」,倒臥現今大眾廟前海灘,為民眾所發現,上報朝廷。滿清皇帝感其忠烈,遂冊封為「鎮海元帥」並令入祀大眾廟,供萬民膜拜。

四草居民最津津樂道鎮海元帥大顯神威的故事是嚇退日本人事件:
  日本人為了二次世界大戰的需要,不但下令沿海居民廣植篦麻,而且強征民夫,剷平四草大山,開鑿地河井,濬深竹筏港,挖斷了四草「地龍」的「龍筋」,龍血染紅了四草湖。可以說四草的風水地理一夕之間全叫日本人給毀了。
  就在開鑿地河井的時候,奇事發生了。因為鑽了一整天,挖掘的深度不夠,只得停工,要明天再挖。誰知半夜裡啪的一聲,竹纜應聲而斷,鑽頭沒入地底下,令日本人錯愕不已。莫名其妙的日本人誤以為是民夫暗中搞鬼,故意破壞,所以對全部民夫嚴刑拷打,逼問口供。可是無論怎麼刑求,就是沒有人招認。
於是日本人只得重新購置竹纜與鑽頭,再一次鑿井。說也奇怪,一整天的時間,就是怎麼也鑽不到預定的深度,於是日本人只得派兵看守,深怕再被破壞。想不到情況跟第一次一樣。約在半夜時分,竹纜又是啪的一聲斷成兩節,鑽頭又沉沒到地底下去了。
  輪值的士兵趕緊向上級報告,日本主管怎麼也不肯相信竹纜會無緣無故斷裂,遂以怠忽職守,把四個輪值的日本兵打得皮開肉綻。沒有水源,就沒有辦法開工廠,地河井是非開不可,只好重頭再來一次。
  情況依然沒有改變,一次無法鑽到預定的深度,只得等第二天再繼續鑽。有了上兩次的經驗,日本主管不敢掉以輕心,除了每班派八名士兵輪流看守之外,自己親自坐鎮住在工地帳棚裡,希望平安無事。就在半夜時分,日本主管夢見一個長髯飄胸的黑臉大漢,騎著白馬,雙手揮舞著大刀直奔而來,來到跟前,二話不說,舉刀劈頭就砍。嚇出一身冷汗的日本主管才剛驚醒過來,就聽到帳外士兵大叫:竹纜又斷了!
  這一回日本主管沒有再怪罪士兵,吩咐不必看守,大家回去睡覺,可是他自己也和那些士兵一樣,心裡直發毛,一夜不曾合過眼睛。一大清早就差人找來「保正」,詢問本地有什麼廟宇。保正帶他前往大眾廟,告訴他這裡只有這座廟。日本主管只看到一間破瓦房,根本不像廟,待側身探頭朝裡面一看,可嚇了他一大跳,因為神龕裡的那一尊菩薩,不正是昨天夜裡拿刀要砍他的人嗎!這一嚇把他嚇出病來了,而且是藥石罔效。

  因主管這一病,工程就延宕下來了。在束手無策的情況下,只得又找來保正,問清楚廟裡的主神是鎮海元帥之後,就依照本地習俗前往祭拜一番。說也奇怪,主管的病竟然不藥而癒,於是他決定放棄興建篦麻油工廠,並且撥款整修大眾廟。儘管如此,日本人對四草的傷害已成事實,一切已經無法回覆原狀了。
  有關鎮海元帥的第二則傳奇故事。事情發生在民國六十年,那一年大眾廟決定要祈安建醮。於是各角頭信徒代表齊聚廟中,請鎮海元帥指示相關事宜。鎮海元帥扶乩臨壇,指有眾客叢葬之墳於廟旁,並且以劍剁地為記,明確指出墳之所在。要求信徒將墳中遺骨重新納甕,培墩為安。

  所有信徒代表都將信將疑,因為鎮海元帥指出來的地點,上面長滿了欖李和海茄苳,何來叢塚?不過大家仍是依照指定的日子帶來工具,先砍除樹木,再進行挖掘,不及數尺,果然看到一甕又一甕的白骨,為數之多,令人咋舌。同時挖出的還有嘉慶年間重修古墓的碑記。
  這一消息不脛而走,想一賭真相的人絡繹於途。這一歷史叢塚的出土,當然更是引起歷史學者與考古專家的注意,莫不前來一探究竟。根據台南市文獻委員 黃典權 教授的考證,認為依照骨頭的特徵,應該與明清兩代發生在此地的兩次戰役有關。換句話說,其中確有荷蘭士兵的遺骨。 黃 先生並且撰文刻石,記其所考,題曰:海靈佳城。


  叫人好奇的是除了在鎮海元帥所指定的五個地點之外,任一些不信邪的信怎麼挖,再也挖不出什麼。
  後來消息傳到荷蘭,也吸引他們的歷史學者前來,他們在骨頭堆裡看了又看,頻頻點頭,好奇的民眾問老外如何分辨骨頭,他們的回答很簡單,骨頭上面有刀痕的是荷蘭人的,骨頭被槍子兒打穿的是中國人的。各位,你認為呢?不管如何,這些歷史叢塚所挖出的先人遺骨,都被重新整理,安放在大眾廟後的圓形塚裡面,享受萬代香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道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