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以擁有「舊祖宮、新祖宮、興安宮」三座前清早期媽祖廟傲視全台,其中創建歷史最早、建築樣式最原型,史料文物最高古者,當以「興安宮」堪稱長老中的長老,為鹿港第一古廟


鹿港興安宮,創建於清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八四年),即台灣入清朝版圖後的第二年。當時早已落腳在鹿港捕魚為生的福建興化府周、蘇兩姓族人,為感念媽祖娘娘庇佑平安渡海來台謀生,和圖求此後族人興茂安寧,才將清順治年間自湄洲天妃廟恭請媽祖分身來台正式立廟崇祀,因此「興安宮」在有清一朝的文獻上,都還以「興寧宮」為名,其原義就是祈求媽祖保佑興化人在此永遠安寧


從興安官創建年代背景來看,當知早在明末清初時期,來自福建省的興化南田人已是開墾鹿港「先遣部隊」,並在沿鹿港溪南邊搭寮捕魚,或作小規模水稻耕作而逐漸安居下來。隨後興化人族群日漸擴增,在清康熙年建廟時已成南鹿港地帶的重要生活圈,而興安宮更成鹿港興化族人生活的宗教信仰、社區行政及興化移民來鹿港歇腳的會館活動中心


康熙中葉以後,鹿港以水深港闊及位居兩岸交通的樞紐,吸引大批閩粵移民入墾,加上兩岸貿易商機的刺激,鹿港地區逐漸形成一個熱鬧繁華的港市新鎮,市街巷弄亦漸次建構初成,直到雍正年間,鹿港聚落可說大致底定,而興化人群信仰中心的興安宮位置,則正座落於當時鹿港各族群活動所在的「草仔市」精華地段,即米市街、車埕、杉行街、德興街及金盛巷各生活圈圍中,說明興化人及興安宮曾有的那段繁盛歲月景象


興安宮這段黃金時期的史事,在目前尚存的一份古契書和一幀古圖中可得到驗證。這份暑款為乾隆 五十年八月十九日(一七四五年)的官方曉諭文告顯示,乾隆四十年代的興安宮已呈頹跡,其周遭龐大資產淪落外族強佔的事實:不過按此文告指陳,正好說明興安宮在乾隆朝之前,確是一個擁有龐大資產的寺廟單位。另外,如再加上咸豐年間古圖內容的佐證,則更能明白清初的鹿港市街結構,興安宮信仰圈也是一個發源基地


這幀為主張產權正當性而初成於咸豐三年元月,後重繪於光緒十二年七月的查勘地圖,清楚指出興安宮後臨舊鹿港大街,宮前有三階舖磚埕面,再前有一大五尺長的水溝和一口魚池:同時兩旁各有多幢店屋,充分彰顯出當年鹿港興化族人和興安宮的重要地位


然而隨著乾隆四十九年(一七八四年)鹿港正式設口開渡,閩粵移民大舉過海前來鹿港,造成鹿港人口出現前所未見的盛況,尤其是泉州裔族群數量的凌駕居上,還有自乾隆末葉到道光年間斷續不絕的泉漳或閩粵械鬥及民變等事故,促使在鹿港一直未發展成大族群的興化人,不但被迫外遷分散族人以避禍,更因此讓興安宮面臨資產非失散即遭強佔的不保噩運。而興安宮也至此香火一頹不振,廟體傾圯衰敗景象日顯,且從人群廟的地位淪落成屈居一隅的角頭廟


 嘉慶三年(一七九八年)鹿港發生大地震,略呈傾頹的興安宮頓成瓦礫,地方士紳周文川不忍老廟荒毀,特向興化族人發起募金倡修,而廟體結構格局大致維持舊式。事隔五十三年後的咸豐元年,興化族裔徐錫麟、周文銓、蘇代生、蕭日新等人士再倡捐修,這次大舉將興安宮前前後後再整建一番,不過規模依然保留舊制。隨後光緒四年(一八七八年)曾再行大修工程,而光緒十八年(一八九二年)光緒廿年(一八九四年)亦有小修,但廟體未有大變化


民國七十四年,興安宮雖然再現殘敗頹相,但廟體維持著清初廟店合一的形式,且保存了諸多珍貴的高古文物史料,終獲古蹟學界一致肯定,經內政部指定公告為第三級古蹟。同時在民國八十二年由政府撥款進行解體整修, 民國八十五年五月五日 竣工,計有三百年歲的興安宮至此廟貌煥然一新,興安宮轄下信眾也因此舉辦一次相隔近百年後的遶境入廟安座盛典


建廟歷史高達三百一十三年的興安宮,儘管廟中文物迭有失竊或損毀情事,但就是因為廟老文物多,留存至今的重要文物為數尚相當可觀:像祖廟分靈的軟身媽祖座、鎮殿木雕媽祖座及一對木雕宮娥,就是劫後餘生下仍保住金身的百年古文物。而分別懸掛正殿神房上的「奠安山海」匾和門楣上的「慈航普渡」匾,前者是咸豐元年重修後,由信眾於第二年落成時共同捐資獻立:最重要是該方木匾上刻有「聖母公記」和「興安會館」兩枚印文,說明興安宮原始的組織和功能。後者為光緒十三年為廟中添祀一尊觀音像而捐獻者,也證明這尊觀音非初期原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道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