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北天后宮,原址為艋舺 直興街(今貴陽街 西園路 交叉口),肇建於 乾隆 十一年(1746 ),與艋舺龍山寺 艋舺祖師廟 並稱台灣清領時期 艋舺三大廟門。


相傳於乾隆年間,有一唐山船至臺灣 行商,便將船上由唐山 迎來之海神 媽祖神像,請到艋舺 街上奉祀香火 。事畢,船主起帆回程時,卻難行進,遂請神諭 ,知是媽祖有意留臺濟民,因此再度將神像請回艋舺。


乾隆 十一年(1746 ),艋舺地區的商行共同捐資,於直興街建媽祖廟 ,名為「新興宮」。嘉慶 十八年(1813 ),新興宮遭祝融 之禍,道光 五年(1825 )重修。


昭和 十八年(1943 ),日本 官方因為開闢防空道路,拆除新興宮,遂將神像及神器暫奉於艋舺龍山寺後殿。


二次大戰 結束後,新興宮信眾在西門町 成都路西門市場 旁找到奉祀弘法大師 (即日本 真言宗 創始人,傳說中製作日文 字母「平假名 」的空海 大師)的弘法寺作為新廟址,1948 將寄放於龍山寺後殿的媽祖神像遷入,並將弘法寺更名為新興宮,後來又改名為台北天后宮,因在西門町一帶,人稱西門町媽祖廟 


後來,有信徒被弘法大師 託夢 ,據說弘法大師神諭 ,此廟本為其寺,台灣日治時期 結束後雖改奉媽祖,仍應該祀奉弘法大師 神像,以示紀念。後廟方從之,於側殿奉祀弘法大師。也因為側殿奉祀弘法大師 的原因,本廟的日籍 觀光客很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道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