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林興賢書院原名「文昌祠」,經文建會評定為三級古蹟,流漣其中,令人發思古之幽情。
文昌祠寺廟座落於綠椰插霄、環境優雅的員林公園內。廟宇十分古樸,雖然沒有一般道教廟觀的畫棟雕樑,但棟節宏偉莊嚴,創建於嘉慶 十二年五月十九日 ,迄今已有一百七十年之歷史。

廟內奉祀文昌帝君為主神,陪祀的是象形文字的創始者倉頡及諸位聖賢。每逢 農曆二月三日 ,是文昌帝君誕辰紀念日,仍然遵循著到較正統禮俗,以俎豆行三獻禮的祭典,隆重慶祝。文昌祠雖非孔子廟,卻也是先賢賦詩賽文之所。

清道光年間,廣東饒平官章稟生邱海先生,一葉扁舟,渡海來台。初居永靖庄苦苓鄉後,邱先生遷居員林文昌祠定居,從此自設私塾,廣收武東堡、武西堡、燕霧下堡,(即今之員林區,包括員林、大村、埔心、永靖、社頭等五鄉鎮)的學生。一時文風大啟,桃李滿天下。丘先生鞠躬盡瘁,終生貢獻教育,卒後其財產一切捐贈文昌祠寺廟。他熱心興學的義行,引發後人無限的追思,在廟裡安置祿位,永遠奉祀。光緒七年,秀才邱翠英,發起募捐三千元,大家改建修築,使廟宇恢復壯觀。

民國八十八年「九二一」大地震中,幾乎全部倒塌毀損嚴重。毀於「九二一」大地震中的興賢書院,只見正殿歪斜一旁的文昌帝君神像,加上前日廟裡彩繪橫樑又慘遭居民鋸斷,真令人情何以堪,更凸顯出加強保護史蹟文物觀念之重要性「敬聖亭」為歷經震災後,碩果僅存之完好建築物書院倒塌前格局為坐北朝南之兩進式。第一進為正堂內部高敞,主祀文昌帝君,除為祭祀空間外,兼具講堂功能,前有丹墀一座,講堂兩側耳房接連護室;第二進後堂為山長居住之所。「九二一」震災後,興賢書院幾至全毀,目前僅存前院之敬聖亭與丹墀前之龍形陛路石雕最為珍貴。惜字爐,造型玲瓏有緻,為古人敬惜字紙的具體表現,凡有文字的廢紙不可任意丟棄,必須在此爐中焚化燒毀;龍陛石雕,造型古樸、圖案簡潔,刻工精美,亦是書院中重要的文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道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